[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019年, 第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9-03-10
  

  • 全选
    |
    卷首语
  • 王欢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0(3): 0.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心中牢牢扎根,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第一,突破学科边界,在多要素育人中增进孩子的文化理解。第二,突破学段边界,在长链条育人中促进孩子的文化认同。第三,突破学校边界,在全方位育人中推进孩子的文化践行。
  •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语文课程实践”研究专题
  • 池夏冰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0(3): 1-5.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出发点在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与价值观教育密切相关,学科核心素养的确立对语文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在价值观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价值感知、价值理解、价值体验的教学路径,融入陶冶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策略。价值观教育是培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
  • 李煜晖,李倩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0(3): 6-11.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课程开发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与个体经验,注重典型知识的建构生成,并以发展取向取代内容本位。课程观念变革之际,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应立足素养整合,课程内容应强调专题研讨,学习方式应倡导合作探究,并以促进学习为宗旨开展学习评价。高中语文课程实施建议以专题为核心设计课程方案,以问题为导向促进深度探究,以任务为驱动实现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学习评价,以此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
  • 陈发明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0(3): 12-16.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当下中学语文文本的阐释,在中国文论由追随西方文论逐渐转向建构中国特色文学理论体系的话语框架下,在致力于以“语言建构与应用”为基础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等多重语境下,需要理清中西文论的方向,坚持实践是阐释文本的基础与前提,正确处理文本阐释中的抽象与具体、局部与整体关系失衡,以及强制阐释等问题。尊重文本阐释的民族文化性,尊重语文学科性质,做到文本阐释的文本尊重,则是我们坚守的底线和方向。
  • 学术争鸣
  • 俞启定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0(3): 17-21.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教育与职业具有天然联系,普职不应视为二途。普职融通涉及两大教育领域,应将普职融通视为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优化的重要举措,而实施的落脚点在普通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具有职业教育的理念并进行相应的陶治,尤其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更应使办学多样化,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普职融通对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的办学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应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可以利用普通中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高中的综合技术课程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教育行政机构要统筹兼顾,理顺机制,分层推进,健全相应的政策制度,并改进对普职两类学校办学的评价标准和方式。
  • 刘晓巍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0(3): 22-27.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教师惩戒权到底是一种“权利”,还是一种“权力”?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在理论上没有廓清,进而导致在教育实践中的混乱。从法理学而言,“权力”的性质与教师惩戒权更为接近,而且这一 “权力”认定在保证教师惩戒权的权威性、义务性和规范性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教师惩戒权作为一种“权力”的实现,需要制度上明确教师惩戒权的性质、相关法律程序和监督机构,实践中严格区分惩戒与体罚和变相体罚,原则上维持教师惩戒权与学生权利的制约与平衡。
  • 热点问题研究
  • 崔盛,吴秋翔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0(3): 28-35.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尽快消除“大班额”是发展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制定专项规划。相较于国外基于实验、调查数据分析班级规模的实际影响,国内关于“大班额”的研究大多探讨的是现状与成因方面的理论问题,缺乏班级规模与学生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章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以初中一年级学生及其追踪数据为样本,讨论班级规模对初中生学业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大班额”易发生在地级市、县或县级市城区学校以及那些质量较好的学校中。在控制了基准期学业能力以及其他相关变量的情况下,班级规模对初中生学业能力的影响在不同行政区域与学校区位中的效果并不一致。研究认为班级规模对初中生学业能力的异质性影响与不同行政区域与学校区位的教育发展、学校布局和家庭选择高度相关,为不同区域消除“大班额”影响提供了实证依据和政策建议。
  • 祁翔,郑磊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0(3): 36-39.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城乡学校的资源差距问题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但学业差距仍十分明显。除学校资源外,生源及其家庭资源、学校管理特征也会影响学生学业表现。研究者利用PISA2015数据首先考察中国东部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城乡学校在学生资源、家庭资源、学校资源、学校管理及学业表现方面的差距,然后通过Oaxaca-Blinder分解法研究上述四方面在城乡学业差距中的贡献度。研究发现:乡村学校的学生资源、家庭资源、学校资源、学校管理以及学业表现中的绝大部分指标显著低于城镇学校;学生资源在解释城乡学业差距方面的贡献度最小,而家庭资源贡献度最大;学校资源对城乡学业差距的贡献度较大,其中主要贡献来自教师质量;学校管理差距对城乡学业差距的贡献度较小。这些发现的政策含义是:乡村振兴战略应当重视提升乡村家庭资源,与此同时,通过城乡一体化来加快缩小教师质量差距,多措并举,最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教育理论研究
  • 陈祖鹏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0(3): 40-45.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文化与教育休戚相关,儿童文化的娱乐化、成人化、虚拟化遮蔽了儿童生活的严肃性、儿童的自然天性以及儿童的真实生活,其深层原因在于儿童观陷入“钟摆”困境,在成人与成材、天性与成熟、控制与解放的关系上陷入矛盾。理想的儿童观要充分认识到儿童的天性具有不断“生长”的探究性、动态生成的变化性以及主客观因素复合作用的建构性。为此,需要彰显教育权威,为儿童“生长”选择积极的教育经验与环境;转变教育思维,领会儿童成长的情境性与“召唤性”;凝练实践智慧,提升教师的教育判断力。
  • 王彬,向茂甫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0(3): 46-51.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知识分子在乡愁的驱使下以危机叙事和理想化叙事分别书写着乡村的现在和过去,进而将乡村教育视作拯救或重建乡村社会文化的工具,建构出教育返乡观念。此观念肇始于修复型乡愁,其思路重在“返”,但从学理逻辑和现实情况来看,它缺乏反思性、批判意识和现实感。我们倡导反思型乡愁及其对应的教育在乡观念,其思路重在“乡”。主张厘清传统乡村教育价值与当前乡村教育发展两大问题域;从乡民的教育需求出发,走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从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出发,走乡村教育特色化发展之路;从乡村内部的差异出发,走乡村教育多元化发展之路。
  • 教育治理研究
  • 潘昆峰,张博涵,柯林·麦克劳林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0(3): 52-57.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社会流动性强弱对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2016年起,英国政府采用新的社会流动性监测与治理模式,在教育部下设“社会流动委员会”,建立了涵盖16个维度的“社会流动指数”。该指数重点关注教育过程中贫困学生(获得免费校餐学生)学业成就,注重对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的评价。英国利用该指数对全英格兰324个县级行政区进行年度考核和排名,展开社会流动治理“锦标赛”,有效激发了地方竞争。针对英国的做法和实践,建议中国可由教育部牵头展开全国社会流动性监测治理,从而促进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
  • 王刚,孙金鑫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0(3): 58-65.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消费主义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也开始对中国学校管理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者在对国内诸多大中小学校发展状况进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认为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在管理理念、管理过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消费主义误区,相关群体中的消费主义价值倾向也日渐增多。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既与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素养有关,也与制度建设和文化传统等有关。建议多措并举,建立理性与生态的消费文化,进行必要的组织制度建设,制订健康合理的学校和师生行为公约,以降低消费主义给学校管理带来的消极影响。
  • 课程与教学
  • 陈友军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0(3): 66-70.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文化自觉是指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英语教育体现文化自觉是指中国文化英语表达之教学。在以往英语教学中,由于片面强调语言基本技能与西方文化的学习,导致出现 “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英语教育过程中体现文化自觉可以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应成为我国各层次英语教学共同担负的重要任务。实施文化自觉的基础英语教育要在政策制定、教材编撰、文化内容选择、教学手段更新、考核方式完善等方面建构新的完整的体系。
  • 谢梦雪,陈时见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0(3): 71-75.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瑞吉欧方案教学的引入和应用给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实践中常常更加注重外在形式,将方案教学泛化成自由探究活动;注重物质投入,将方案教学窄化成精英教育办园模式;注重课程拼装,将方案教学扩展成简单的课程模式组合。这主要由于幼儿园缺乏稳定的课程价值导向,教师对方案教学缺乏科学的理解,幼儿园的课程建构缺乏持续性的推进。引入和应用瑞吉欧方案教学既要把握其特点和规律,又要结合我国幼儿园自身的实践,加强课程领导,促进瑞吉欧方案教学园本化;开展教师培训,形成有效的梯级教师队伍;创建活动环境,促进自然元素与科技元素的有效融合。
  • 教师专业发展
  • 项贤明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0(3): 76-80.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的教育和教师面对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教师成功应对这些挑战,是教育成功应对挑战的关键;教育成功应对挑战,又是我们人类成功应对挑战的关键。道德、情感等是人之为人且人工智能难以超越人类的关键特质。要成功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教师在道德、情感、哲学、审美、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领域具有很高的素养是十分关键的。我们应当未雨绸缪,现在就开始探讨加强对教师这些关键素养的培养。
  • 王光明,张楠,李健等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0(3): 81-88.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探寻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的结构体系,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聚焦。通过对358份政策文件、教师专业标准和学术论文的文本分析以及全国33个省级行政单位的2186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和5位教师教育领域的专家调研,运用NVivo 110质性研究工具进行分析,得到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结构体系。教师核心素养包括道德修养、教育精神、文化修养,教师核心能力包括教育教学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据此提出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的发展建议:从推责到担当的发展内驱力的激发;从依赖到自为的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从模糊到清晰的培训发展观的变革。
  • 德育研究
  • 高德胜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0(3): 89-96.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感恩是伦理学的一个难题,但教育实践对感恩却有许多美好的预设,热衷于不假思索的直觉性感恩教育。直觉性的感恩教育存在着强化不平等人际结构、牺牲受惠者尊严,强求感恩、陷入施恩图报的泥沼,无条件感恩、走向人性与道德的对立面等危险。感恩教育必须基于对感恩结构与本性的理解。感恩是人际现象,感恩的人际结构是由施恩者、善意与善行、受惠者、感恩之情与报答行动四要素组成的循环结构;感恩的心理结构则是由情、理、行构成的综合结构。基于对感恩结构与本性的理解,感恩教育的基本理路是:深入感恩的人际结构之内,以教育之爱去引发受教育者爱的回应;深入感恩的心理结构之中,“在感恩中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教育从直觉走向自觉,需要攻克的难关还有很多。
  • 郁有凯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0(3): 97-102.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视觉传播内容对受教育者道德观念具有重要影响。当下视觉传播领域,虚假性视觉信息因缺乏道德整合而易引发价值冲突,低级化视觉信息因缺乏道德情感而易带来认同危机,空洞性视觉信息因缺乏道德理性而易造成道德人格异化。视觉内容要摒弃诸类问题,坚持从德育视角出发,遵循事实性、情感性和意义性三要素的有机统一,并基于三要素引导受教育者科学合理地甄别、审视和接受视觉内容。
  • 教育微论
  •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0(3): 103-108.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