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迈向未来的科学教育及课程变革”论坛


“迈向未来的科学教育及课程变革”论坛》

 

2025年3月20日,“迈向未来的科学教育及课程变革”论坛在杭州市天长观潮小学盛大开启。此次论坛由《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指导,杭州市天长小学、萧山区盈丰小学联合杭州市天长观潮小学、浙江天长差异教育研究院共同举办,吸引了众多教育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小学科学教育的前沿路径。

 

 

当日上午,论坛在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中国教育学刊》编委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长马宪平、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喻伯军、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党委委员王世美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们着重强调了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科学教育创新变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在主旨报告环节,人民教育出版社科学编辑室张军霞主任深度探讨了强国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育,剖析了教材教法在科学教育中的创新方向,为教师们提供了极具前瞻性的教学理念。江苏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冯毅,则围绕儿童原始创新能力展开精彩论述,分享了一系列实用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令现场教师受益匪浅。

 

 

 

此外,杭州市天长小学科学教研组长陈甜老师、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教育集团书记章振乐老师分别进行的科学教育实践成果分享,展示了各自独特的教育模式和显著成效。

 

 

 

中国教育学会副监事长杨念鲁先生肯定了天长小学和富春七小两所学校的科学教育探索活动。他认为这些活动体现了两所学校因材施教的理念、实践创新的行动、顺应技术的趋势和学科融合的探索。

 

 

本次论坛在中午也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在教师体验区,展示了天长小学校本课程《技术与工程》《生活实验家》的一些作品成果。此外,还为参会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学评单和套材,让他们体验到工程实践的乐趣

 

主会场中,杭州市天长观潮小学的亲子实验一等奖获得者代表,现场展示了他们的趣味家庭实验。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博得了现场老师们的掌声和好评

 

 

 

 

课堂教学展示环节无疑是论坛首日的一大亮点。

杭州市天长观潮小学乔蔚然老师的《溶解》课堂上,学生们开启了一场充满探索精神的学习之旅。他们依次经历了三轮对溶解实验方法的迭代优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溶解实验,还尝试理解定量实验的意义。

 

 

在杭州市天长小学杨骞老师执教的《观察土壤》课堂中,学生化身“土壤侦探”,自主选择多种工具研究土壤,在探索中验证自己的猜想。同时课中还使用了土壤成分分析仪,展现了科技赋能农业的价值。并通过家庭实验任务将创新实验延伸到课后,将课堂探究与生活实践衔接起来。

 

 

 

杭州市天长小学朱叶飞老师紧跟《观察土壤》一课,分享了“岩石与土壤”家庭实验项目,介绍了天长小学构建的"基础巩固-实践拓展-深度探究"的分层式家庭实验任务体系,在这个单元中,一星任务是脱胎于教材的 "创意岩石标本盒" 项目,二星任务联动浙江省地质博物馆开展深度研学,三星任务在西湖千人洞实地考察。通过家庭实验项目构建真实学习场景,有效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

 

国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成员、特级教师李霞老师对下午两节课做了专业点评。她提出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精准描述教学目标,设计有逻辑的问题链,从专业角度为教学活动提出了宝贵建议。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副院长蒋永贵教授引领的“聚焦迈向未来的小学科学教育”沙龙,从“核心素养的落地路径”、“技术赋能的教学变革”、“评价体系的改进重构”三个方面展开交流讨论。课标修订专家组成员李霞老师、上城区小学科学教研员闻蓉美老师,和天长的两位一线教师陈甜、汤瑷宾,分别从自己熟悉的教育领域展开讨论,一小时的讨论气氛热烈。

 

 

首日论坛活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参会者在思想的碰撞中,对科学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后续的教育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



发布日期: 2025-03-21    访问总数: 194